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纪录片?

  • 地质方面的纪录片
  • 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叫《北方的纳努克》

    拍摄者叫罗伯特·弗拉哈迪

    罗伯特·弗拉哈迪是一位地质工作者。为了工作需要而来到加拿大哈德逊湾东海岸爱斯基摩人活动区域生活了11年 。1910年开始,他就奉命到阿拉斯加的哈德逊湾去探矿,随身带了一架摄影机,在北极海岸拍下了一些爱斯基摩人生产、生活的情景,但胶片却毁于一场大火。1920年,在法国皮货商雷维永兄弟的赞助下,他再次回到爱斯基摩人的村落中,重新拍摄了该片 。

    该片于1922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

  • 地质纪录片bbc
  • 火星——一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星球,因为你“根本回不来”,如今的火星好与坏,似乎与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人类如今还没有技术可以实现火星移民,没有办法上去,也没有办法上去了火星返回地球。所以,火星严格地来说,其实也是一颗“未知”的天体,包括如今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生命探索,但是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火星有没有生命。所以,火星对我们人类来说,只要还没有人上去,就算是火星探测器上去,对它的了解并不会非常的完整,而如今科学家们对火星的了解其实也是基本的特性了解。

    火星上到底是什么样子?

    火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是人类选择“第二地球”的绝佳星球,但是从如今人类对火星的了解情况来看,火星依然属于未知状态,我们对火星的了解都是皮毛。包括世界上多个国家对火星进行探索,其实拍摄下来的“火星照片”都是大同小异,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要说火星是什么样子,其实都是属于“各说各有理”。毕竟在人类还未真实地到达火星表面之后,一切的火星状态都存在“色差”。如今我们对火星表面的了解,大多数都是以“荒”来进行说明,怎么“荒”了?火星上什么都没有,没有生命,没有水,十分的干燥。所以火星,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好,而是一颗“废弃”、“荒芜”的天体,终究要确定火星最相似的外貌,我们需要实际性的登陆到火星上才能精确确定。所以如今的火星上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答案,作为人类未来的“第二地球”,它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但是多久能够上去,还是属于一个未知数,更何况人类要上去的时候,还要带上一定的地球生存物质才可能生存下来,不然人到了火星基本上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人站在火星上什么感觉?

    火星的大气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虽然含有氧气,但是仅有015%,这完全不能支持,所以火星相当于就是一个“二氧化碳天体”。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人不带任何航天状态,到了火星的表面,除了极寒的温度将人杀死之外,就算是火星低气压也可能要人的命。同时如果不计一切问题,宇航员直接呼吸火星空气,很可能在短短 15 秒内失去意识,不久就会死亡。所以人站在火星上面,就是“送命”,根本没有生存的机会,除非能够穿上专门登陆火星的宇航服才可能,不然一切都是不可能的,火星如今是不可能直接适合人类居住,需要在“人类改造”之后,才可能登陆到火星上去,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居住下来,不然按照如今的条件上去,那基本上就是以“消耗”地球物质为基础生存,这样上去也是“无用”。更加别说,未来我们说的建立百万火星城市,人类真正的就居住在上面,不回来了。这完全是两码事情,在没有改造之前,我们只能够在地球上生存,我相信很多人也不会冒险去火星,当然在开创一颗天体之前,肯定是有牺牲才可能有未来,不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地球”近在咫尺,人类真能居住?

    对于如今的火星来说,我们确实有信心,竟然人类将火星作为了“第二地球”,并且按照科学家们的说法,人类依照如今的技术,可以在2-300年左右将其实现,并且到时候人类就可以不穿宇航服在上面行走,所以其实人类能不能上去,就看人类能不能完全将其改造,但是依照科学家们的说法来看,我们是真能上去,至少在未来是可能实现的。所以火星作为“第二地球”近在咫尺,人类上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至今很多人还是很难理解,为何人类要上火星,说别了就是因为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寻找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地球,人类搜寻了太阳系的大范围地区,但是没有与地球一模一样的天体。最后通过分析,发现火星是一颗类似于地球的天体,并且预计曾经与我们地球一样,是具有大规模的生命存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探索火星的原因,除了寻找是否真的存在生命之外,还有就是为人类移居火星做好准备,做一些先前的准备罢了。

    火星是目前人类最追捧的太阳系内行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之一。

    所谓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一样,有一个岩石外壳,有地幔和地核。太阳系已知的类地行星有4颗,除了地球,还有水星、金星和火星。其余4颗行星都是气态巨行星,比地球体积和质量都大很多,而且主要是由氢和氦组成,又叫类木行星,也就是说和木星差不多。既然火星是类地行星,就有坚硬的地壳,因此人类可以站立在其地表。人类是无法在气态行星上立足的。

    但人类无法在火星上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火星自然环境虽然相比太阳系其他的行星,是与地球最接近的,但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极其恶劣的,比地球任何地方都要差。这种差表现在:大气稀薄,只有地球大气的1%,而且95%为二氧化碳,所以人类暴露在外很快会窒息而死;气压只有75毫巴,约为地球的075%,人暴露在这样的气压下会导致血液沸腾血管破裂;温度低,温差大,火星最高温度可达27度(摄氏度,后同),最低可达-132度,温差接近160度,在这样的环境肯定会冻成坚硬的冰棍。由于火星大气稀薄,而且没有地磁保护,因此暴露在外还会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风暴的袭击,会受到强辐射而丧命。

    除此而外,火星相对地球是一个比较小的星球,因此有诸多的不同。

    火星的直径只有地球约一半,体积是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表面积与地球陆地面积差不多,密度比地球小很多,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5。NASA发射的凤凰号探测器于2008年5月25日在火星北极登陆,通过探测证实了火星有水的存在,但这些水都在极地地底下呈冰冻状态,如果不化解无法供人饮用。综上所述,人类如果现在在火星上登陆,必须像登陆月球一样的穿戴宇航服,这个宇航服有氧气、抗压、抗辐射以及生命支持和适量排泄物收集系统,这样人类才能在火星上舱外适度时间的活动。由于火星重力小,人类在上面活动的感觉会比地球轻盈,但穿上笨重的宇航服就不一定了,肯定比月球要笨重很多,因为火星的表面重力是月球的25倍。

    因此我们综合一下在火星的感觉:

    火星是一个比地球小的星球,所以在这个环境中人类会觉得很轻盈。但人类无法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穿上宇航服后才能在室外活动,这样火星轻盈的优势可能消失。景观:火星的表面因为覆盖着一层远古火山喷发物,被风化后富含氧化铁而呈现出铁锈色(红色);但火星落日却与地球的红霞满天不一样,而是呈现出蓝色的天空,这是因为火星大气和尘埃与地球不同,吸收和散射不同波长光的缘故;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阳只有地球的58大小,却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接收的阳光只相当于地球约40%,因此人类在火星灰蒙蒙的天空,只能看到一个比地球小近一半,蓝色的太阳。

    人类首批火星移民很可能会在2033年左右,这些移民的首要任务是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这个基地是一个密封的房子或者舱室,有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循环系统,还要能够在里面培育作物植物,以获得食物和氧气。人类在舱外活动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大多数时间将会呆在基地里。随着人类改造火星计划的实施,人类的火星活动范围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从建设大型穹顶火星基地,到建设核电厂和化工厂,改造火星大气,使之逐步适应种植植物的需要,随着气压和温度的提升,人类只要带氧气包而不需穿宇航服就能室外活动了。最终通过植物的循环作用,实现火星大气达到人类需求,火星终于成了人类可以在露天环境活动的宜居星球。

    因此火星改造是一个不同阶段渐次推进的过程。

    要火星成为一个宜居星球,有的科学家认为1000年可以实现,有的却认为需要几万年。但有一点科学界是统一的,就是火星是太阳系最适宜改造成为人类宜居的一个行星,将会成为首个人类地外殖民地。但愿我们的后代能够看到这个荒凉的行星变成遍布绿洲和江河湖海的地球姊妹之星。时空通讯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可耻,侵权必究。请理解支持,谢谢。

    答:关于火星的科幻电影和纪录片很多的,里面的描述其实和实际很接近,比如《火星救援》、《火星任务》、《BBC星际奇航》等等。

    NASA发射的火星漫游车,比如“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就拍摄了很多火星的实景照片,经常发布到NASA官网上,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我们先来看几个火星的数据:(1)火星半径是地球的53%;(2)火星质量是地球的11%;(3)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38%;(4)火星表面大气压强,是地球的1%:(5)火星自转周期246229小时(地球为2393小时);(6)火星公转周期687天(地球36524天);(7)因为大气差异,火星大气的颜色偏红,日落时偏蓝;而地球天空偏蓝,日落时偏红;

    如果我们站在火星上,就会有如下感受。

    重力减轻

    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13,所以在火星上的基地内行走,会轻松很多;如果要走出火星基地,那么就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而且气压也很低。

    太阳变化

    由于距离原因,火星上看到的太阳,只有地球上看到的66%大,由于火星上的尘埃严重,导致红光更容易发生散射,于是火星的天空偏红;但是在日落时,蓝光穿透力更强,又将导致火星天空偏蓝,这和地球上的情景有点相反。上面动图,是2015年4月15日,NASA的火星探测器拍摄到的火星日落。

    碎石灰尘多

    由于火星上没有液态水,所以火星上的大石块棱角分明;但是火星上有大气流动,导致石块风化严重,于是存在很多沙堆。上图,是2016年9月8日,好奇号在火星“夏普山”下拍摄的图片。

    火星上还存在一些奇怪的山丘,比如下图,是在2017年1月24日,好奇号拍摄到的黑暗丘陵。如果把镜头拉远,就如下图,是好奇号拍摄多张图片,然后进行拼接合成的,整个山丘尽收眼前。

    很多奇怪的石头

    在火星上,我们还能捡到很多奇怪的石头,比如下图,就是好奇号在2016年发现的一块铁镍陨石:这在火星上很常见,时常有陨石坠落到火星,因为火星大气密度低,于是稍大一点的陨石都能落到火星表面,然后火星大气导致沙丘的“运动”,又带出这些埋藏在沙子底下的陨石。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 地质年代的纪录片
  • 地理•中国。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

    播出频道:CCTV-10 科教

    《地理中国》属科普类电视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年运势-十二生肖运势-每日运势查询-属相运势网 » 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纪录片?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